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精神内科 > 精神分裂症
编号:13087722
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胆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分析(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8日 《医学信息》 2017年第17期
     同时,本研究显示:联合用药患者肝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阳性率(56.20%)高于单一用药患者肝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阳性率(37.20%)(P<0.05),提示临床医生应遵循单一用药原则,减少药物对肝胆系统的损伤。本研究还发现长期用药达10年以上的患者肝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阳性率(55.80%),明显高于用药时间3~10年的患者肝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阳性率(37.60%)(P<0.05),表明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加重了肝胆系统的损害,与国内吴敏等[8]研究一致,也可能与精神分裂症患者衰退期的活动减少、缺乏锻炼有关。此外,本研究比较了不同年齡段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结果显示50岁以上老年患者肝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阳性率(56.90%)明显高于50岁以下患者肝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阳性率(39.00%)(P<0.05),主要原因是老年患者高年龄、长病程、体质弱以及常伴各种躯体方面的相关疾病等,因此加重了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9]。

    综上所述,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易出现药物性内脏疾病,尤以肝胆显著,抗精神病药物可加重药物对肝胆功能的损害程度。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胆系统功能异常与用药方式、用药时间、年龄密切相关:联合用药、用药时间10年以上及50岁以上患者可加重抗精神病药物对肝胆功能的损害。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特征,要多鼓励精神分裂症患者加强运动锻炼,减少吸烟量,合理饮食,有助于减少对肝胆系统的损害程度。因此建议定期进行肝胆超声检查以及定期监测血糖、血脂、肝功能等检测是非常必要的,以便早期发现、及时治疗肝胆系统异常,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杨永秀,陈斌华,徐小杰,等.阿立哌唑联合利培酮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29(6):419-422.

    [2]杨淑芳,李宇.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胆B超检查结果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0):2519-2522.

    [3]毕玉萍,罗小年.常用抗精神病药物对肝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报道实录[J].中南药学,2013,2(11):150-153.

    [4]吴勇超,李智岗.肝脏转移瘤血供的影像及病理研究[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2,21(6):520-523.

    [5]陈方斌,陈琪,潘园园,等.奥氮平对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4,47(4):237-241.

    [6]王艳,王姗.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脏彩超检查的临床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7):91-92.

    [7]宋莹竹,高亚萍.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232例肝胆B超检查结果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4,43(8):1011-1012.

    [8]吴敏,邵敏,陈红卫,等.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的精神分裂症260例肝脏超声检查结果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2014,21(10):65-66.

    [9]王小燕,王文莉.彩色超声在老年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4):279-282.

    编辑/王朵梅, http://www.100md.com(唐燕 杜锋)
上一页1 2 3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精神内科 > 精神分裂症